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3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53篇
林业   71篇
农学   96篇
基础科学   60篇
  74篇
综合类   565篇
农作物   56篇
水产渔业   64篇
畜牧兽医   352篇
园艺   113篇
植物保护   47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57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85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192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85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4篇
  1963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51.
盐胁迫对植物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盐分是影响植物生长和产量的一个重要环境因子,根据国内外最新的研究资料,从盐胁迫对植物的生长、水分关系、叶片解剖学、光和色素及蛋白、脂类、离子水平、抗氧化酶及抗氧化剂、氮素代谢、苹果酸盐代谢、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影响,及影响光合作用的机制等方面入手,对植物盐胁迫研究现状及进展情况进行了综述,旨在为开展植物抗盐机理研究、选育培育耐盐植物新品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2.
一、快速发芽处理为使棉种在播种后能快速萌芽,苏联塔吉克共和国国立大学的科研人员提出了一项新建议,并取得了专利权。方法是:把棉种放在一种生物活性物质中浸泡,即在浓度为0.01—0.05%的羟基醋酸铁溶液中浸泡18—24小时。经这样处理过的棉种播种后萌芽快,出苗全,禾苗生长壮。  相似文献   
53.
一、盐泡麦种据印度《食物与农业》报道,麦种浸泡在2.5%氯化钾水溶液24小时后播种,可增产20.2%。二、阿斯匹林处理麦种用阿斯匹林处理麦种,每亩能增产12~17%。方法是:取阿斯匹林5~6克,研成细末放入0.5公斤水溶解后,均匀喷在7.5~10公斤麦种上,然后堆闷2~3小时,即可播种。  相似文献   
54.
不同肥料增效剂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不同肥料增效剂对南方丘陵地区水稻产量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量相同的条件下,施用肥料增效剂(双氰胺、氢醌、复合增效剂、多维肥精和聚天冬氨酸)能增加水稻有效穗0.9~2.1穗,增加每穗粒数3.4~10.6粒,水稻籽粒增产效果明显,增产幅度在3.51%~6.15%之间,施用双氰胺增产效果最好,产量达到7 982.8 kg/hm2。肥料增效剂能够有效增加水稻养分积累量,提高肥料利用效率,双氰胺氮、钾肥料利用率最高,分别达到64.21%和48.45%,磷肥利用率为24.67%,仅次于氢醌。添加肥料增效剂氮、磷、钾肥料利用率分别提高2.29%~8.44%、3.91%~7.40%、2.90%~8.72%。  相似文献   
55.
四川旱耕地生产、生态问题及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研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四川地域辽阔 ,地貌以山地和高原为主 ,农耕地分布范围广 ,旱耕地比重大 ,水土流失和与之相关的旱、洪灾害等生产、生态问题突出 ,既导致农作物产量低而不稳 ,又给长江中下游带来安全隐患 ,因此 ,四川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 ,除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外 ,旱耕地 ,特别是旱坡耕地 (2°~ 2 5°)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既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位置 ,也是四川农业持续发展不能忽视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56.
猪链球菌2型四川分离株毒力基因的检测及其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猪链球菌2型的MRP、EPF和SLY基因设计合成了四对引物,对我们分离鉴定的2005四川分离株进行毒力因子检测,并对阳性产物测序比较。结果以分离株为模板,获得了与预期结果一致的867bp(MRP)、572bp(EF)的2个片段,以及SLY的长度为1502bp目的片段(外引物)和1443bp的目的片段(内引物)。说明分离株SSsc0501为MRP+EF+SLY+,属于具有3种主要毒力因子的强毒株。经对PCR阳性产物测序及序列分析,结果其与P1/7株的核苷酸序列完全一致,与1933株的同源性达99.7%,仅在128位、217位、744位、1380位、1386位的5个核苷酸发生突变。在氨基酸水平上SSsc0501株与1933株的同源性达99.6%,有2个氨基酸发生替代。  相似文献   
57.
布鲁氏菌内蒙古分离株omp31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三株布鲁氏菌内蒙古分离株的omp31基因进行克隆与序列分析.参照GenBank中布鲁氏菌的omp31基因序列,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用PCR方法扩增布鲁氏菌omp31基因,对PCR产物进行克隆、测序,将测定序列拼接后与GenBank中获得的参考毒株omp31基因序列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三株布鲁氏菌分离株的omp31基因开放阅读框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均为100.0%;与Brucella ceti B14/94、Brucella neotomae 5K33、Brucella suis 1330三个参考毒株omp31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最高,为100.0%;与Brucella canis RM6/66、Brucella melitensis 183、Brucella melitensis 16M三个参考毒株omp31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9.9%;与Brucella melitensis Rev1参考毒株omp31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9.6%;与Brucella ovis ATCC 25840参考毒株omp31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最低,为98.8%.  相似文献   
58.
一种基于小波变换的图像过渡区提取及分割方法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具有复杂背景的树木图像的分割对于精确对靶施药及智能化植保机械的设计具有重要意义。为实现树木图像的精确分割,针对该类图像的特点,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变换的过渡区提取树木图像分割方法。通过对比小波变换系数、小波变换系数聚类以及小波包系数,最终选取了同时能够分解出更多高频、低频信息的小波包变换系数提取特征,根据小波包变换系数定义了小波能量比参数,将小波能量比参数值归一化为图像灰度值,采用自适应阈值和神经网络两种方法提取了过渡区,实现了具有复杂背景树木图像的分割。试验表明,该方法分割精度高,对于分割复杂背景的树木图像具有特别意义。  相似文献   
59.
为建立一种快速、高通量的多重耐药基因检测方法,利用Luminex液态芯片平台,建立了可同时检测17种耐药基因的液态芯片检测方法。该方法对大肠杆菌常见的七大类抗菌药物所对应的17种耐药基因(blaSHV、blaCMY-1、Aph3-IIa-1、aac(6)-Ib-cr、aadA-1、cmlA-1、gyrA、mcr-1、NDM-1、parC、qnrS-1、sul-1、sul-2、sul-3、tetA、tetB、tetX)进行序列分析,随后依次对其设计多重PCR特异性引物,构建特异的阳性质粒作为阳性参比品进行液态芯片检测条件优化,从而进行多重耐药基因液态芯片检测方法的研发。结果显示:成功构建了17种耐药基因的阳性质粒,并建立了两套体系用于检测17种耐药基因。在特异性试验中,两套体系中的检测信号无干扰,具有较高的特异性数值;敏感性试验中,体系一的单一质粒最低检测量为102~104 copies/μL,混合质粒为103~105 copies/μL;体系二的单一质粒最低检测量为102~105 copies/μL,混合质粒为104~106 copies/μL;有效性试验中,液态芯片法与PCR检测结果的Kappa值多在0.60以上,具有高度一致性。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2套液态芯片检测体系具有高通量、高灵敏和高特异性的优点,可同时对17种耐药基因进行检测,能够达到快速检测的目的。  相似文献   
60.
E-learning是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有效手段之一。本文从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式、课后答疑、作业等方面阐述了将大学数学教学与E-learning有效结合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